建設工程爭議評審模式有利于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去
此前推出的“爭議評審”系列文章已經就建設工程爭議評審的條件與實踐,爭議評審與傳統爭議解決模式的差異,中國特色的爭議評審中的完善,結合國際經驗落地爭議評審新機制等進行探討和分析。近年來,跟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建筑企業不斷出海,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穩步增長,成績斐然。然而,在“走出...
【羅維分享】建設工程質量鑒定41個實務問題解答
1在我國現行的建設工程技術標準中,是否有明確的工程質量耐用年限方面的規定? 參考意見:建設工程質量特性中的耐用年限,是指工程在規定的條件下,滿足規定功能要求的使用年限。建筑工程中各部分的使用年限通常在設計階段、維修階段都會予以考慮。比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第279號...
標識設計不應淪為“補丁工程”!
你是否曾在醫院里兜兜轉轉找不到科室窗口?是否在陌生的商場里焦急地詢問哪里有衛生間?又或是穿過幾條街區卻找不到地鐵的入口?這些看似微小的標識缺失,實則是人與空間對話的斷裂。上海國際馬術中心的紅土色標識,仿佛從建筑肌理中自然生長而出;成都WonderRide享騎環動活動,用解構的自行車零件重構...
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全部納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圍——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有你家嗎?
城市中的老舊小區將迎來一場“大更新”。日前,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將實施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更新項目。在民生項目方面,將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納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圍。此輪老舊小區更新改造,為何以“2000年”作為劃分節點...
建企如何高水平“走出去”?協會、央民企專家分享經驗!
近日,2025中資企業高水平“走出去”大會亮相臨港新片區,“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企業綠色出海機遇”圓桌討論在“新片區出海大家談”系列活動框架下召開。來自行業協會、央企、民企的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政策支持、市場差異化競爭、風險應對及抱團出海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以下是論壇核心觀點提煉:華東建...
當前行業實際情況呼喚建設工程爭議評審新模式!
在國家全面推進“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法治戰略背景下,建設工程爭議評審機制作為破解“鑒定依賴癥”“訴訟擁堵癥”的破局之鑰,正在引發行業深度變革。本文聚焦核心命題:解構當前建工糾紛司法實踐中“案多人少”“專業鴻溝”“鑒定困局”的三重梗阻,剖析爭議評審機制“專業技術賦能”“...
建筑工程防水基礎理論及科技普及(九)·敬畏自然
近三十年來,在我國建筑工程防水業態軸心[1]作用下建筑水害長期存在。建筑防水行業的規范、條例、制度先后進行過多輪重大修訂。遺憾的是,建筑防水技術領域的認知誤區未能得以扭轉。建筑滲漏通病愈演愈烈,在于建筑防水背離了水滲透運動自然規律。一、建筑工程防水認知誤區1.混淆地下建筑與地面建筑區別...
新材料構建新質生產力 助推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起點是“新”,核心在“質”。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承擔著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發展建...
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與實踐(六)·雙刃之劍
建筑防水材料對于建筑滲漏通病防治影響究竟多大?回顧歷史,在現代建筑防水材料出現之前,歷史上從未定義過“建筑防水材料”一說,也從未指定過工程防水許用或禁用的建筑材料。縱觀世界上諸多保存至今的優秀歷史建筑,無不順應建筑防水基本原則和防水基本原理,將建筑材料完美應用于工程防水。古典工程...
建筑工程防水的市場準入與實踐(五)?執業行為
二十多年來,我國建筑工程防水技術領域先后創造了諸多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建立建筑水滲透運動定律基礎上五項基本防水原理;運用構造防水原理和材料防水原理分別實現與建筑等壽命的防水工程;創下新建工程防水造價及使用成本分別低于傳統防水40%及80%記錄;遵循三原則:專項檢測、檢驗、鑒定診斷疑難滲漏...
建筑工程防水質量管理與實踐(四)?防水之度
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工程防水質量規定(以下簡稱管理條例),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防水之度。自本世紀初,管理條例將工程防水保修期由兩年提升到五年。隨著我國建筑業迅猛發展,質量管理力度、防水工程造價、防水材料用量不斷增加,但是二十多年來建筑滲漏通病卻日益嚴重。而以保修期長短取代防水質...
建筑工程防水技術規范與實踐(三)·防水之規
建筑工程防水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是決定我國滲漏通病防治成敗關鍵要素之一,取決于規范編審機制和專業構成,一旦偏離防水基本原則、顛倒防水原理必然造成水害。在2012年已被審定的國標《屋面工程技術規范》(修訂),在發布時竟然被刪除了“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所有指標,防水材料逃避工程質量約...
建筑防水的基本原理與實踐(二)·治水之本
正確應用建筑防水原理是根治理滲漏通病和疑難滲漏之本。有史以來,無論諸多保存至今的歷史建筑,還是優秀近代建筑,無一例外地得益于因地制宜、順應自然以及對不同防水原理的精準選用。筆者研究總結的建筑防水原理是基于《建筑水滲透運動定律》,如下:建筑缺陷、水介質、滲透力(能量)在同一時間、空...
建筑防水的基本原則與實踐(一):無為而治
為使我國《建筑法》上位法律條例中普適性基本方針目標和《質量管理條例》質保底線指標不被曲解,防止將該質保底線指標被建筑防水工程規范、質量管理、市場準入及定額依據“一刀切”,變相成為最高防水質量而限制科技進步,破解防水工程規范標準中被條款鎖定的“原理、材料、工藝、工法”壁壘,而不蒙“...
我國建筑防滲漏通病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筆者在2023年質量月為上海市安質監總站、上海市住建委標定處、上海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協會、大型建設集團等做有關“建筑滲漏原因及整治系列”培訓演講時,有人反映:為何用巨大投入嚴格按照規范、設計,重點抓市場準入、原材料質量、施工質量監督的新建住宅小區,竣工后還是出現滲漏,原因不明,有的甚至...